5月13日,由浙江大学主办、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全国材料学科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8所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60余位嘉宾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李述汤,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薛群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作了专题报告,共同把脉材料学科学科发展与建设。
全国材料学科院长论坛
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韩高荣主持。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出席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在未来发展中,学校应致力于培养真正领导国家发展的领军人才,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真正好的教育应该面向青年学生,面向未来。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出席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
材料发展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保证,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干勇院士立足国家十三五规划,详细阐述了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他介绍,新材料产业发展将重点关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传播用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电力装备材料、生物医用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他强调,新材料发展要实现军用民用三基研发一体化,材料和元器件一体化,研发、设计、生产与应用一体化和创新载体的交叉融合与综合工程一体化。
薛群基院士则以石墨烯为例,介绍了二维纳米材料在增强防腐涂料性能调控及应用。作为后硅时代的战略新材料,石墨烯拥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导电能力,在结构材料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薛群基院士还强调,石墨烯凭借优异的阻隔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防腐等重防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要规划重防腐涂料体系建设,建立专题损伤和服役数据库,建立海洋耦合环境长效服役评价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推广石墨烯在涉海等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
学科发展要着眼学科交叉、基础科研和国际化
目前,基础研究面临新态势,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融合,交叉特征凸显周期短,科学全球竞争与合作呈现新格局。高瑞平主任特别强调学科交叉对材料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她指出,要把握“坚持定位是前提,统筹支持是抓手,升级发展是保证,原创引领是目的”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材料学科在原始创新、研究基础、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大规模计算研究平台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增强引领材料科学领域发展的能力。
李述汤作为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的院长。他表示,近年来苏州大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材料学科排名不断上升,离不开学科国际化的建设。在全球招聘、择优引进、薪酬标准应与国际接轨,有助于引进高水平的国际人才;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邀请著名科学家成立联合实验室,采用去行政化的国际化管理框架,有助于提高学科国际化水平。李述汤还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融合等方面分享了学科国际化建设的经验,他希望通过苏州大学纳米专业办学的试点,能够推动纳米工程学科的发展,让毕业生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
四位院士在作报告
下午,专家学者们在分论坛进一步探讨“队伍建设与国际化”“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等相关话题。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建欢在分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向各位专家介绍了联盟的由来、发展情况,代表联盟向全国高校及科研院发出邀请加入联盟队伍中来,并为筹建中国新材料展示馆向各位专家征集新材料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