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 2018新材料行业报告
1. 国家新材料政策构筑全产业链保障
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未来将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下,全球新材料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新材料与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术加速融合,互联网+、材料基因组计划、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新材料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此大背景下,欧美日俄韩等全球20多个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与新材料相关的产业发展战略,启动了100多项专项计划,大力促进本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对而言,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材料先行战略没有得到落实,核心技术与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整体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 中国新材料政策金字塔构筑完成,全产业链、全方位指导
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构筑起新材料发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其中纲领文件主要为《中国制造2025》,指导性文件包括《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发展任务与目标相关文件包括《“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此外,我国还于2016年12月首次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担任组长,国家大力振兴新材料产业的决心得到充分体现。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将为“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发展指明重点方向。为深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7年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明确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我们认为发展指南所体现出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思想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即我国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制造业开始转型升级过程中已有所体现,并将在未来得到充分延续。
新材料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 需求牵引、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成为新的时代呐喊,新的发展阶段提出新的材料国产化需求,我国新材料发展也将由原材料、基础化工材料逐步过渡至新兴材料、半导体材料、锂电材料。
-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供给侧改革推动旧产能出清,新材料产业园区迎接产业升级。
- 统筹协调、分类指导:落实纲领性文件到指导性文件,到明确的发展任务与目标。
- 量化融合、军民融合: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发布《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7 年度)》。
2. 关键战略材料将成为下一阶段产业化重点
我们认为未来政策扶持以及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关键战略材料。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来看,制造业升级、装备材料国产化提升将是未来发展重点,“十九大”也明确提出我国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从市场角度来看,近年我国先进制造业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全球,消费电子、家电品牌不断崛起,航空航天产业的商业化不断推进,先进制造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另一方面,我国高端制造快速发展背后的一个现实却是上游关键战略材料始终受人掣肘,国产化率、自给率不高,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我国虽然诞生出如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等众多消费品牌,但在上游半导体领域缺芯少屏,每年进口额高达2200亿美元,且贸易逆差额仍有扩大趋势。也正因为此,《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稀土磁性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材料等确立为未来急需突破的重点任务。我们预计关键战略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个产业化重点,其市场规模有望迎来从1到10,甚至从10到100的突破。
3. 保险补偿机制有望推动前沿新材料产业应用
2017年8月31日工信部、财政部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机制补偿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导保险保险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新材料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产品,,内容包括新材料质量风险、责任风险承保、政府补贴的责任上限达5亿元、保费补贴等内容,并于9月12日指定三家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开展试点工作。
“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问题将得到缓解,前沿新材料产业化有望加速。新材料进入市场初期,需要经过长期的应用考核与大量的资金投入,下游用户首次使用存在一定风险,客观上导致了生产与应用脱节、产品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而此次建立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将从制度安排上对新材料应用示范的风险作出分担,突破新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瓶颈,激活和释放下游行业对新材料产品的有效需求。从产业化进程来看,碳材料前沿领域的石墨烯、碳纤维、碳硅材料由于技术难度和材料的非标化,前期产业化推进较慢,而该保险补偿机制则有望加速推进其商业化进程。
政策春风扑面,国产化前行不息,半导体显示材料迎来发展新时代
1. 半导体显示材料进入产业、政策共振双周期
下游品牌崛起为产业链升级奠定基础。从电子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升级往往从下游开始:下游品牌先积累声誉、资本和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后再逐步带动上游设备、元器件发展,进而传导至上游原材料,最终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从海外经验来看,目前我国电子产业链上设备、元器件、材料的竞争对手几乎全部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曾拥有过强大的下游电子消费品牌,如日本的NEC、松下,韩国的三星、LG以及台湾的HTC、华硕等,而日本、台湾、韩国的电子产业发展历史也充分验证了“下游兴则上游强,品牌弱则上游弱”的演绎规律。
我国下游消费电子品牌逐步屹立全球,中游面板、模组不断崛起,上游零部件、材料发展可期。受益于我国产业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等多重因素,我国下游电子品牌不断崛起,手机端的华为、小米、OPPO、Vivo,移动PC端的联想,智能家电领域的格力、美的、海尔等,在成为全球著名品牌、影响力不断外扩的同时也在不断挤压传统日美韩的市场份额,本土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相信自2008年以来全球新一轮的电子产业格局重塑已经率先从下游开始,而这一轮产业洗牌的主角和受益者必将是中国,其本土下游品牌的崛起和成熟又将为电子、半导体、显示、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而从中游来看,我国面板产业的崛起则预示着产业链本土化有望进入上游领域。液晶面板尤其是大尺寸面板作为显示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其上游对接大量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如玻璃基板、液晶、偏光片、滤光片等,下游则对接电视、手机、平板、汽车、娱乐、医疗等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进口工业品中第三大产业,也长期牢牢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所垄断。而随着我国下游终端品牌的崛起,液晶面板国产化也成为应有之义:我国液晶面板产业从以前的完全依靠进口,发展到目前已涌现出一批像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为主的国产企业,竞争力和国产化水平获得大幅提升。此外,在经历了前期的高投资、价格战、高折旧之后,国内液晶面板企业已经迎来春天,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龙头企业京东方2017年前三季度更是实现归母净利润64.76亿元,同比增长4503%;华星光电前三季度则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85.9亿元,同比增长154%。国内面板企业出货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产品质量也逐渐获得了国外企业的认可,如京东方下游客户包括三星、LG、戴尔、惠普等,华星光电客户则涵盖了三星和LG。从显示材料国产化的进程看,如果下游国产品牌的崛起是第一层信号,则我们认为中游面板国产化的积极推进将成为第二层信号,半导体显示材料国产化之门已经开启。
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对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扶持政策具有延续性,其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从2010年开始,我国发改委、工信部每隔四年便会发布显示产业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计划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重在突破;2014-2016年计划则强调基本建成面板、关键材料配套体系,重在产业链纵向延伸;而新的三年计划《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目前正在编制中,预计2018年初发布,其“超越发展”四字也预示着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正从过去的“望尘莫及”不断走向“望其项背”、“并驾齐驱”,并最终“实现超越”,在期间作为显示产业重要配套的设备、新材料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其次,从2017年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来看,提升新材料的保障水平已经成为“十三五”的重点任务。指南明确提出未来要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包括电子化学品、发光材料、光刻胶、玻璃基板、溅射靶材等,鼓励上下游企业联合实施重点项目,加快新型显示领域新材料的量产应用。
最后,地方产业规划的配套有利于显示材料发展加速落地。从全国主要显示面板基地所在省份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来看,面板产业成熟后产业链的延伸已成为趋势,显示材料端的配套均成为未来发展重点。以合肥为例,为配套京东方10.5代TFT-LCD和鑫晟光电8.5代AMOLED产线的建设,彩虹的玻璃基板、乐凯的光学膜、三利谱的偏光片、江丰的溅射靶材、欣奕华的机器人等项目均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对象,在政策保障下产业化进度得到加速。
2. 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下游企业加速材料国产化
中国液晶面板产能有望晋升全球第一,为上游材料打开巨大空间。随着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从日本经由韩国、台湾转向中国,以及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一批面板企业的成熟,我国液晶面板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台湾调查公司集邦科技推算,到2017年中国大陆在大型液晶面板产能上将首次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35.7%,相比2016年提高5.6个百分点。这无疑将为液晶面板上游端材料的国产化打开巨大的空间。
半导体显示材料受制于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半导体显示材料主要包括混合液晶材料、驱动IC、偏光片、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等,其在生产过程中又涉及到光刻胶、电子特气、高纯超净试剂、靶材等多种材料,目前国内整个市场规模在千亿以上,空间可谓巨大。同时,虽然目前材料端的国产化率仍然不高,大部分显示材料自给率都在30%以下,但在下游液晶面板不断做大之后,产业的国产化配套比例已经开始不断提升,例如在面板5代线领域,材料的本土化配套率已经从2012年的20%提升至2016年的80%,其中玻璃基板国产化率达80%,彩色滤光片达60%,液晶材料达70%,偏光片达100%。而随着国内高世代面板线的成熟及扩产,我国本土原材料企业的进一步渗透也即将拉开序幕。
国内材料企业崛起,技术突破加速推动产业化。首先,我们观察到近几年国内半导体显示材料企业大量崛起,基本在每一细分领域都开始出现本土企业,同时这两年不少企业纷纷走上资产证券化道路,上市一方面显示出国有材料企业在某些领域的资本、技术、产业化实力已较为雄厚,另一方面借助丰富的融资渠道,本土材料公司能获得充足的资金保障以支持后续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从资产证券化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国内显示材料企业综合实力已经开始逐步增强,未来将拥抱广阔的蓝海空间。
其次,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化高峰即将来临。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和大基金带动下,过去两年成为国产设备、材料技术突破的高峰期,如彩虹集团、东旭集团大尺寸玻璃基板获得突破性进展;掩膜板、抛光材料、靶材均开始攻克 22nm、14nm 难关;液晶材料的技术专利垄断获得突破,TFT 用液晶材料国产化率达到 15%左右;同时在偏高端的光刻胶领域也获得巨大进步,多个产品进入生产中试阶段。 我们认为在一系列技术攻关之后,产业化将是重点,而在国家大基金二期的加持下,未来半导体显示材料的产业化、国产化将进入加速车道。
政策、成本推动下游企业加速材料进口替代。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下,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企业积极导入上游国产材料和设备,使上游原材料、装备的国产化配套比例不断增加。
3. 投资关注三大要点:市场空间、技术突破、客户开拓
虽然我国整个半导体显示材料市场空间在千亿以上,但由于面板显示制程非常复杂,中间涉及大量的基础材料和化学试剂,品类众多,且单种材料专用性强,生产的交叉性偏弱,因此把握单种或单独类别材料的市场空间非常重要。目前来看,根据上文材料国产化率反推,部分关键材料的潜在国产化空间(国内市场空间减去已国产化部分)如下图所示,其中玻璃基板的国产化潜在空间依旧巨大,但国产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偏光片、电子特气、液晶和高纯溅射靶材,潜在市场空间均在60-80亿之间。
电子化学品从研发投入到收入兑现大概需要两年时间,而技术的突破有望使公司顺利切入下游龙头公司供应链,进而为材料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因而关注公司处于技术周期哪个阶段尤为重要:处于技术布局期的企业开始储备新一代显示材料产品,期间研发投入增加,在原收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研发比重显著提升,在未来两年待技术突破后有望给公司带来收入增量;处于收入兑现期的企业前期研发投入较高,待新产品技术突破后收入获得明显增加,进而带动研发比重下滑,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研发比重还有望进一步下滑,直到进入新一轮的技术布局。
研发投入对收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部分半导体显示材料企业研发情况来看,江丰电子2014年研发投入1779万元,到2015年研发进一步提升至2354万,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在2016年大幅增长52.2%,而2015年其收入增速仅为18.7%;晶瑞股份情况类似,其研发投入2014年为999万,而到2015年迅速增长至3207万,相应到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而在2015年收入甚至有所下滑。因此我们判断研发投入对收入增长有重要作用,且时间周期不会太长。从趋势来看,飞凯材料过去两年研发比重大幅提升,明显进入了新一轮的研发布局。而江化微和阿石创研发比重略有提升,但变化并不明显,同时两者有所差异,其中江化微每年收入和研发投入基本保持不变,而阿石创每年收入和研发投入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能给材料公司带来切入下游重点企业的机会,目前来看面板显示领域京东方、华星光电有望成为国内面板持续扩张的主角,在半导体芯片领域,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则代表了国内芯片技术的前沿,未来也有望主导芯片国产化。因此材料企业下游关键客户的开拓进展需要持续跟踪,尤其像京东方、华星光电,如果顺利成为其供应商有望给材料公司带来持续的订单和收入,同时这也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催化剂。
监管趋严、供给收缩,稀土永磁打开上升空间
1. 六大稀土集团组建完毕,政策引导将压缩供给
大集团主导格局形成,未来集约化程度还将提高。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由工信部提出组建“1+5”全国大型稀土集团方案,推动国内稀土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产,为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格局定下基调。而到2016年12月,随着中国五矿集团组建工作通过验收,我国六大稀土集团基本整合完成,形成北方一家稀土公司(中国北方稀土集团)+南方五家稀土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广东稀土集团、厦门钨业、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的新格局,五年间共整合22家稀土矿山和54家冶炼分离企业,仅剩下一家稀土矿山和五家冶炼分离企业。此外,《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稀土企业集约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届时六大稀土集团将完成对全国所有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整合,形成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我们认为随着六大集团组建完毕,更加优化的行业格局将对稀土产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而国家后续的一系列稀土政策如开采指标、生产控制以及新增采矿证等也有望向六大稀土集团倾斜,整个稀土行业发展进入良性阶段。
根据稀土行业“十三五”规划,未来我国稀土行业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到2020年我国稀土年度开采总量要控制在14万吨以内,相比目前每年17万吨的实际开采量减少近3万吨,同时冶炼分离产能从2015年的30万吨减少到2020年的20万吨,除六家大型稀土集团外不再新增采矿权,并严厉打击稀土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从2015年开始,我国稀土矿采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已开始下降,供给端收缩首先见于资本开支端。另一方面,我国继续将推进稀土产业发展与升级,探索稀土材料新功能,拓展新应用,将突破一批国家亟需、引领未来发展的稀土材料关键技术。
2. 日常监管三板斧,供给紧张成常态
稀土战略价值再提规范化发展。凭借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齐全、品位较高等优势,我国把稀土资源定位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成为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国家,供应了全球超过80%的稀土。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稀土资源不断被发现,我国在全球的稀土储量占比逐渐下滑,同时受黑色稀土产业链带来的无序竞争和价格无序运行影响,具有特殊战略价值的稀土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而未来全球稀土产品的开放性竞争可能无法避免,我国唯有加强行业的规范化才可能继续强化对全球稀土行业的主导。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后稀土行业再迎环保规范政策。自2011年《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关于开展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出台之后,稀土行业新的环保监管相对弱化,稀土管理主要由国土资源部和工信部负责,其中国土资源部负责稀土矿产品总量的控制,工信部则负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总量的控制。而随着2015年新一轮环保核查的展开,稀土浸取矿石用浓酸、伴生有毒有害气液体等一系列环保问题重新进入环保部视野。2016年11月,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公安部等十二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商请组织开展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函》,随后全国23个省区政府对辖区内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和贸易企业展开全面核查,此外十二部委也将组成督察组对相关省区开展实地督查。我们认为以此为标准,稀土行业的环境问题重新得到重视,未来环保核查更将常态化出现,有助于稀土行业供给端规范化运行。
2016年我国稀土供给量约为16.8万吨,而国家配额仅为10.5万吨,因此市场上大约有6.3万吨的黑稀土,占配额指标的60%。黑稀土的存在导致非法开采严重,扰乱了市场监管和秩序,最终引起行业产能大量过剩。而在2017年2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同时配合稀土专用发票的使用成为稀土打黑的有力工具。此后工信部稀土办还陆续召开相关会议,成立核查组在江苏、江西、山西、湖南等多地开展核查工作。而今年6月,工信部稀土办公室成立整顿稀土行业秩序专家组,宣布稀土“打黑”将步入常态化和制度化。在严厉的打黑制度下,我们认为稀土行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稀土产量控制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未来有利于稀土价格稳步上涨。
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渐趋严格。今年7月,工信部在下达《第二批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中再次申明,稀土是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计划和超计划生产。此外还进一步要求各地发现的超计划开采等违法违规企业及行为向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通报,将其违法违规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有关规定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开,使之成为企业经营、贷款、上市、评级、行业规范准入、计划指标配臵等参考因素。而国土部也再次明确今后将组织开展稀土超计划开采检查,并将进一步研究超计划开采有效运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措施,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到位。我们认为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的监管合力已经形成,并将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联合惩戒,稀土超计划开采将切实落地零容忍。
3. 下游新兴领域打开稀土材料需求空间,看好钕铁硼
稀土应用领域广泛,永磁材料为最大下游。稀土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稀土用量少、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传统行业,稀土可用于冶金工业、军工、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和农业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在新材料领域,稀土可广泛用于能源材料、发光材料、研磨材料、环保材料、永磁材料等新兴领域。在稀土下游中,永磁材料占比最大,达到43%,其中用量最多最广的即是被称为“磁王”的钕铁硼,其次为冶金机械(12%)、石油化工催化(9%)和玻璃陶瓷(8%)。对钕铁硼而言,其下游基本都为新兴领域,最大的应用领域为汽车(32%),其次为工业自动化(24%)、风电(15%)和消费电子(13%)。
钕铁硼需求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最大亮点。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机、电控的存在每辆车需要多消耗钕铁硼3-5kg,2016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为50万吨,按照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产量要达到200万辆,若按3kg增量测算,2020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钕铁硼需求相比2016年将增加4500吨,若按5kg增量测算2020年钕铁硼的需求增量将高达7500吨。
4. 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向上周期不改,关注库存变化
从长周期来看,2011年为稀土价格历史最高点, 其中氧化镨钕达到127万/吨,氧化镝达到1.3万/千克,2017年稀土价格虽然冲高回落,但氧化镨钕年内最高价也仅达到50万/吨,不到历史高点的50%,氧化镝最高价为1440元/千克,仅为历史最高价的11%,同时价格回落后更是处于历史底部。我们认为在“稀土集团整合+供给收缩+监管趋严+下游需求旺盛”大背景下,稀土价格仍具有充足的向上驱动力,未来价格有望持续稳步向上。
国家收储在维持稀土价格稳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历史来看2011年稀土大牛市便始于国家收储启动,终于国家收储结束,2017年稀土价格触底反弹也带有收储影响因素。我们认为稀土价格具有一定的反身性逻辑,其中重要的催化因素就是国家收储:若稀土价格下跌严重,启动收储,稀土价格止跌,大家形成上涨预期,最终稀土价格出现反弹。而到目前为止,我国2017年收储目标仍未完成,前三轮计划收储总量为8705吨,实际中标量为5725吨,仍有近3000吨缺口。而在2017年10月11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等一行3人专程拜访了国家物资储备局有关领导,就稀土产品国家计划收储等事项进行了深入沟通。而在11月中旬,中国六大稀土集团分别向下属企业下达了国储预交单,各分离厂陆续上报收储预交数量,稀土国储意向进一步明确。
目前从上游来看,受稀土价格回落影响,稀土分离厂、金属厂开工率均有所下滑,整体供给量逐步降低,而下游需求厂家库存不高,部分钕铁硼企业自7月开始有两三个月没有进行采购,因此下游企业也持续处于消耗库存阶段。从历史来看,临近年底工信部打黑可能再次启动,再在国储预期下,稀土价格有可能止跌反弹,进一步加剧下游补库存情绪。
来源:东方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