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前,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出发,宁波由此成为广袤中国腹地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40多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让宁波再次面向大海敞开胸怀。如今,这个汇聚了中国制造业中坚力量的城市,也让创新与商业的激情在此交融与迸发,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便坐落于此。
15年春华秋实,这里早已沃土芬芳。不负时光,宁波材料所在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与7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产生45项重大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累计转让金额超过10亿元,企业年新增销售超过280亿元。
——培育8家创业企业,另控股2家、参股18家企业,授予17家企业相关专利许可。
——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4021项,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35亿元。累计申请专利3740件,授权专利1579件。
……
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风起云涌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步调转换,深入解读宁波材料所的发展逻辑,我们不仅会感受到宁波材料所从起步到发展中所凝结的智慧、品格和精神传承,更会倾听到成果转化落地的先声,得到诸多关于“创新引领未来”的思考与启示。
应势而生 顶天立地做科研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左传》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科技与产业酝酿着新的突破与变革,材料科学与产业技术日新月异”。这是两院院士路甬祥的表述,既阐述了材料学科在整个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程度,更预示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正因路院士的前瞻布局,才成就了他与宁波材料所的不解之缘。
2002年9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考察浙南地区,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崔平、自动化所所长王天然以及政策局(现规划战略局)、院地合作局局长一同随行。从浙江义乌返回杭州的路上,当时任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后任宁波市市长的毛光烈跟崔平开了个玩笑,“崔平你到浙江来建个实验室吧,我们每年拨给你一笔资金”。这个提议对于崔平来说是出乎意料的,她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好说,“看路院长的意见吧。”路甬祥院长也半认真半玩笑地说:“就办个实验室吧,对沿海经济可是有好处的。”
看似是玩笑,实则是中国科学院领导对当时国家正在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响应,是新思路的探索和落地。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要求要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随后逐一推进的改革辐射到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和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每一步都是大刀阔斧的自我革新。所有的变革直指一个目标,那就是解除科技研究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桎梏。
是时,正值中国科学院深化改革、调整思路,在全国优化科研机构布局转型的关键一年。路甬祥院长提出,中国科学院要改变过去“关起门来搞科研”的做法,对全国研究所进行重新布局调整,实施“开门办科研”战略。于是,当初的提议愈发强烈,在毛光烈的多次催促下,经过几次实地考察,在浙江南部办一所新材料研究所的设想终于有了眉目。
200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书和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布局浙江省内研究所实现了“零”的突破,宁波材料所全面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谁来掌舵?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锁定在了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崔平身上。一人一纸调令,2004年暮春,崔平来到宁波,开始了充满挑战的人生旅程。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这位果敢、坚毅的女性没有任何退缩。最开始进驻研究所的一共只有3个人,他们站在一片农田里开始编织梦想。
2004年7月前,因为前期资金十分紧张,宁波材料所连一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吃住都在一间屋子,居住的房间就是办公室。没有桌子,大家就常常坐在床上研究问题。大家开玩笑说,当时基本处于“流浪”状态。时任宁波市科技局局长王永康得知后,非常重视,立刻要求局里想尽一切办法,为骨干人员解决办公场所。几经协调,宁波材料所搬进了宁波大学西校区。
2006年9月19日,宁波材料所正式落地,开启了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道路。
2007年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完成48000平方米、装备投入6847万元的基本建设,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组织的验收。
就这样,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的步子一直没停。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宁波材料所已初见雏形。
随着宁波材料所的根基逐渐夯实,2009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的全面战略合作,拓展创新链,打通产业链,三方再次签署协议,开展二期建设。
2013年,宁波材料所与慈溪市签署协议,共建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2015年,宁波新材料初创产业园建成。同年4月28日,浙江省政府为宁波材料所授牌“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这是浙江省对宁波材料所给予的厚望,希望通过宁波市充分发挥中科院在浙江的桥头堡作用,更好地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8年,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揭牌,成为宁波材料所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开建,这将创建新型国际网络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与成果共成长,成为人才—成果精准培育、同步转移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同年,慈溪医工所竣工,开始为慈溪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如今,宁波材料所已经形成本部、初创园、杭州湾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慈溪医工所“五位一体”园区布局。正在努力向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特色鲜明、水平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向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目标迈进。
院企结合 架设高科技产业化的桥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
世界科技界有个共同难题,就是科技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进企业,变成社会所需要的科技产品。这一过程美欧科学家称之为“噩梦时代”,日本科学家将其称之为“死亡之谷”。在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因为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化存在巨大风险,一些高校与科研院所宁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原理走通了发表论文,也不愿冒风险去打通产业化之路。
然而,这不是宁波材料所想要的。这些年,宁波材料所直面挑战,敢于碰硬,聚焦于打造创新链,努力实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目标,“把论文写在转化中,体现在产业上”,让科技创新涌现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中,用市场、企业的满意答卷书写出了独特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2002年的中国经济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内在动力,国内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生产力闲置的问题。彼时,企业的发展观念相对闭塞,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对话困难。企业虽对宁波材料所这一国家级科研机构充满了尊敬,但对科研机构参与企业发展的做法却一时无法接受,很多企业都无法想象科研机构能为企业带来些什么,更难以将其与企业的未来、产业的发展联系到一起。
考虑到这种情况,宁波材料所在最初设立课题时,就坚持邀请企业介入。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最好,不给资助宁波材料所也毫不介意。原因很简单,相比于科研机构,企业的嗅觉更敏感,他们更清楚全球市场哪儿、市场需要什么。因此,宁波材料所深知,不能舍近求远,必须深入企业,“泡”在宁波的企业里,见企业之所见,急企业之所急。
以至于后来在宁波材料所的每个事业部,都有来自我国各行各业的资深工程师与产业工人,正是这群最有实践经验的人,这群产业界的行家里手,以高超的工艺克服在制造环节的各种困难,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成实物,形成了最快最强大的实验制造力。而科学家也在与产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合作的过程,逐渐把自己变成了多面手。
科研成果要落地、能落地,必须工程化,要将原理变成技术,技术变成工艺,工艺变成装备,装备生产出大规模产品。如果仅仅研究出先进的材料,而不去研究全流程的制造技术,就直接抛给企业,企业接不过去,成果的价值也无从体现。因此,宁波材料所要求科学家在做技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进行集成和工业化生产制造研究,把东西造出来再交给企业。只有走通这样一个流程,科研成果才能落地开花。
新材料行业如何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解决普遍存在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目前担任宁波材料所所长的黄政仁给出的答案是:要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市场对接。
“新材料成果要实现产业化,必须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从开发、产业化到应用,需要上下游联合攻关、不断迭代,下游企业应用新材料并不断反馈问题,上游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完善工艺,最终实现协同发展。”黄政仁表示。
立所之初,宁波材料所的目标就已明晰——立足宁波、服务浙江、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具体而言,就是要“顶天立地”。“顶天”是科研一定要走在国际最前沿,“立地”是在产业上要开花结果。“顶天立地”都是科学家应该做的事,至于研究成果的落地和放大,则需要企业的配合。“顶天立地”是宁波材料所的建所目标,更是宁波材料所践行的准则。多年来,宁波材料所一方面积极在材料领域开展具有领先性的科研探索,另一方面和企业密切联系、无缝对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实惠,也从思想上慢慢转变,从接纳到认可再到依赖,研究成果的价值得以最终实现,而宁波材料所也从企业的需求中嗅到了产业的先机,提前对学科方向进行谋篇布局。
为了让研究成果在企业更好地生根、开花、结果,宁波材料所也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创新。所里修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出台《对外投资管理办法》,成立了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组对拟转化的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技术价值、合作模式等提供决策咨询意见;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简化投资流程,发挥对外投资功能,实现资本杠杆作用,以构建更加完善的转移转化体系,有效推进双创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推动下,海归博士汪伟等人创立的宁波柔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迅速,目前已完成两轮融资,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大宽幅石墨烯薄膜卷材生产的企业。
科技为先 聚力全球领先性技术创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3年前,全国首个制造强国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时,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田红旗院士就说:“相比于全国其他城市,宁波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扎实,尤其在新材料、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从建所至今,宁波材料所始终围绕“材料研究”下工夫。15年来,宁波材料所在以材料为基础的医工、制造、材料、能源四大领域凝练部署了18个科研方向。同时也在基础到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开展了稀土永磁材料、碳纤维基复合材料、海洋工程材料、石墨烯、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自主导航机器人等领先性技术的创新探索。
身为宁波材料所所长的黄政仁坦言,在接过第二任所长的“交接棒”时,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宁波材料所材料学科如何发展。
过去的15年,宁波材料所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建设,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今天,“加强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成为重中之重。“唯有创新才能产生成果,成果才能转化,科技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是黄政仁到宁波材料所履职两年来作出的部署,“如果说宁波材料所第一阶段做科研是应‘产业需求’,到如今就应该凝聚到‘学科建设’上,起到引领的作用。”
薛群基院士是我国材料化学和摩擦化学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特种润滑材料和摩擦化学的研究工作。他是宁波材料所引入的第一位全职院士,见证了宁波材料所的建所及发展历程。早在2004年,薛院士以专家评审的身份人才引进,一开始是两头跑,后来直到2012年,卸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的他才得以全职加入。
这些年来,薛院士以其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学术积淀,提议在海洋材料、军事装备材料领域开展研究,都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及宁波材料所的重视和落实。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宁波材料所落成。薛院士表示:“材料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21个重点实验室中一定是要以应用为主,但是也兼顾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这样也符合现在国家倡导的基础、应用、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要求。”近日,薛院士告诉记者,他也在建议宁波材料所开展信息材料的研究。
与薛院士同一年进入宁波材料所的还有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张驰。在进入宁波材料所之前,张驰在新加坡的企业做直线电机方面的工作。带着想将研究落到产品中的思路,他与宁波材料所的理念不谋而合。宁波材料所的永磁电机方向也为他的研究开展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他带领团队面向制造业重大需求,致力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核心技术的研发,聚焦高效节能驱动技术、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和下一代机器人技术。通过融合新材料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机器人及高端制造装备的创新设计和网络化智能控制。“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再到市场,这个过程完成了科研的闭环。反推,通过一些问题提升技术,进入技术研究阶段,再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这样一步步去提升。”在他看来,这是宁波材料所最大的优势。
如今担任党委书记的李润伟是宁波材料所的一名“老人”,他是2008年来到宁波材料所的。“宁波材料所比较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加强调科研工作要接地气。”李润伟对自己来所里面试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我哪怕做出的科研成果是手纸,但只要能用得上,那也是为人类的文明做了一定的贡献。所以当时我就为自己定下目标,用8~10年时间做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当时,根据国际发展前沿和区域产业需求,李润伟组建了磁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柔性磁电功能材料、物理及器件方面的研究。他带领团队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2011年,该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并在2017年科学院材料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很好的成绩。这些年,优秀的青年学科带头人人才辈出,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为国家材料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也实现着个人的价值。
黄政仁非常清楚,现在是宁波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新材料产业如何突破高端产品关键技术依赖进口、产学研合作不密切等短板,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胜的关键。“新材料+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源头和长三角“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引领与辐射中心——这是他对宁波材料所在学科建设中的目标和定位。
管理为王 构建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二十四诗品》
“作为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建立的第一家研究机构,宁波材料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宁波这片产业热土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是一枚种子,在宁波发芽,在宁波生长。”如何面向地方产业需求,打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链条?如何在支撑宁波乃至浙江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顶尖人才?作为第二任所长,黄政仁身上背负了更多的期待。
“我是2017年6月9日到宁波就职的,刚到研究所第二天,宁波市主要领导就带着一群外地客人来参观。没想到他和我们所当时在场的每一位研究员都很熟悉,这让我非常惊讶。”说起那天的这一细节,黄政仁记忆犹新,因为当时他自己都还没认全这些研究员。“在其他研究所很少有这样的情况,这说明了宁波全市是自上而下地关注与关心人才,那么对于我们所相关项目、相关成果转化、相关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黄政仁坦言,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到执掌宁波材料所对自己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希望将自己对管理的理解落实到管理宁波材料所的实践之中。两年来,他一直在思索和行动。
“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人才是重要支撑。”在黄政仁看来,“无论研究机构还是企业,都要想方设法聚集人才。”
一直以来,宁波材料所就坚持“全球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通过全面实施各级人才规划、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开放平台、健全引才网络、完善引培计划、创新人才政策、规范人才管理、实施安居工程等举措,宁波材料所从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多人,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组建了50多个创新能力强、能承担高集成度研发活动的创新团队,打造了一支成熟优秀的人才队伍。
“用学科建设精选人才、分类评价留住人才、成果转化安定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创新链不同环节高效发挥。”这就是宁波材料所“人尽其才、人乐其用”的立体人才架构。
围绕此,宁波材料所针对所有层面、全年龄段的各类科研、技术岗位人才,制定了全周期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他们将人才分为5个梯队,分别是:顶级科学家、旗舰人才、团队关键人才、春蕾人才和优秀博士后。黄政仁解释说:“旗舰人才将会成为优秀的团队负责人,团队人才会成长为优秀的学术骨干,春蕾人才则是按照未来科技骨干进行培养,而优秀的博士后就是未来的青年人才池。”
为了支持人才的发展,所里在科研经费上给出优厚的条件和政策。“我们现在有一项常态政策,就是借力国际名校名师名所培养有潜力的人才。具体而言,在前期,所里会投入资源,让年轻的人才在国外宽松成熟的大环境中自由成长。对能拿到offer的人才,每年开放回国免费做学术研究的机会;对拿不到offer的,就按公派留学的方式,免费让其留学深造,等学成后,可以请他再考虑是否选择宁波材料所。”宁波材料所开放灵活、自由宽松的人才制度,得以让全球优秀的人才聚集于此。
除此之外,为了鼓励人才的成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宁波材料所还构建了“近中远”三层级人才引进培养体系,邀请专业机构开设系列化“项目组织”“团队管理”“组织文化”培训班,推动人才快速本土化,快速熟化;发力持之以恒的精准“蓄才”的“联心工程”(人才长期跟踪机制)、以人才引人才(专门设立伯乐奖)、以人才引团队;建立多位一体人才服务网络,设立安心工程办公室助力解决落户、住房、子女就学和家属就业等难题,设立技术转移部“牵线”产业合作伙伴,支撑成果转移转化;通过加强制度保障,打破职场“天花板”,鼓励创新,鼓励成果转化,鼓励创业,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曾有人问黄政仁的梦想是什么?他说,希望自己能够带出一支有梦想的团队。什么是有梦想的团队?在黄政仁看来,很难用语言表述,也没有条框的标准,唯有一个行动表征——每到星期一早晨,团队成员都急急忙忙想着赶来上班的原因是周末分别太久没见。因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很认可平台,包括政策、平台、价值观,因而对平台有强烈的留恋。“我不认为我们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坚守的是办所之初的目标和定位,坚守我们的初心。”他非常认同纪伯伦的一首诗,“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三链融通 向“六个一流”迈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大尺寸金刚石单晶、非晶软磁带材、石墨烯产业化、医用CT关键材料、生物基耐热聚乳酸材料……一项项重大成果从宁波材料所走向市场,科研成果高效转移转化。同时,依托宁波材料所多年在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和国际领先科研平台搭建的优势,汇聚了更多创新创业资源,促进了宁波乃至浙江省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在黄政仁看来,这一项项科研成果并非这15年来最大的收获,最大收获在于,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商业化,最后到产业化,这条路走通了。宁波材料所科技合作和产业化成效显著,形成创新创业高端资源集群效应,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典范。“作为中国科学院2000年以后与地方合作成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他的定位、成长运行模式,本身就是最大的成果。这种模式的引领性和示范性非常强,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
面向未来,带着宁波材料所“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黄政仁用自己的管理智慧慢慢勾勒出宁波材料所未来发展的轨迹——依托“三大抓手”,实现“三链融通”。
——对人才链,要持续提供高端人才供给,实现人才与成果共成长。
——对应用链,要坚持源头创新,建设应用牵引的 “料、材、器”的创新体系。
——对技术链,要强化技术集成、系统集成、装备集成创新的成果集成、熟化体系建设。
在基础设施的打造上,宁波材料所已完成本部、初创产业园、慈溪医工所的建设,拟新在建的有杭州湾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对杭州湾研究院的发展,黄政仁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是一个由市、区、所三方共建、将实行一院两制的区域创新型产业活力与凝聚力核心平台”。他希望,这里能强化科研技术链,为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提供持续支持,让全球成果引进与熟化、技术与系统集成,扶持新产业发展,实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在不同场合,黄政仁都不止一次地告诉大家,宁波材料所不仅仅是一个实现我们个人价值的平台,更是实现社会价值和国家意志的平台。他希望所里的科学家们能够知道自身的价值,知道在为谁去付出,知道承担着什么责任。宁波材料所的定位是桥梁和通道,不只是对接产业本身。宁波材料所坚守的使命也永远不会变,那就是让技术成果为产业服务。
如果可以,还需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更好?黄政仁说自己还来不及考虑这个问题,他表示现在已经付出了120%的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说自己还将持续加强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坚实的中层干部队伍。希望大家能认同宁波材料所的使命和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说,“所长经常换,根植于所的理念和文化却不能变”。
对未来的宁波材料所,他概括为“六个一流”——一流人才队伍、一流学科竞争能力、一流政策环境、一流成果产出、一流科研创新平台、一流自我发展能力。宁波材料所也将继续牢牢立足浙江、立足宁波这一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沃土,放眼产业前沿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不断强化自身能力,继续当好推动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排头兵,推动宁波材料所从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向产业高地进发,使宁波材料所真正成为知识的源泉、技术的摇篮、产业的引擎。而黄政仁没有节假日、“永远在路上”的工作节奏还将继续。
科学创新知识,技术创新方法与工具,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是宁波材料所的开拓者和继任者们,给了我们想象未来的机会。
|